首页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滚动>正文

2023年减肥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预计2025年减肥药的合规市场有望超120亿元

2023-08-21 23:21:59    来源:互联网

减肥药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减肥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相关法规政策陆续出台,以保证市场的规范和安全。然而,这并未阻挡减肥药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获得批准上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从国内减肥药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及习惯的改变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肥胖患者人群日益攀升。

我国是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随着肥胖人群的不断增长,减重需求日益旺盛,减肥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增。随着我国肥胖人群的不断增长,减肥药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未来减肥药应该更着重于考虑安全和有效等两方面因素,并且医学界认为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因此,长期治疗药物的研发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关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减肥药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药物治疗是肥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相比于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减肥药物控制体重疗效更确切;相比于手术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无手术并发症风险,副作用较少,患者接受度高。从全球减肥药市场规模来看,随着FDA已批准包括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类瘦素药物、拟交感胺类药物等多种不同机理的减肥药物上市,减肥药物市场逐步扩张。

目前国内外获批上市的减肥药主要有奥利司他、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在华东医药旗下利拉鲁肽获批之前,我国仅有奥利司他胶囊一种药物获批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者的治疗。对比来看,业界普遍认为奥利司他的减肥效果不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据悉,奥利司他主要是通过抑制肠道内油脂的吸收来排油,从而减少热量摄入,达到减肥目的。

随着健康意识普及,对减肥药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减肥药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按照不同的运动原理,减肥药的主要产品分为节食减肥和运动减肥,尤其是节食减肥药在医药行业内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目前,减肥产品的总体市场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减肥药物的质量也日趋稳定,产品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同时,全国减肥药行业的终端销售金额也在迅速增加。

随着减肥药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减肥药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领市场,取得先发优势。

2023年减肥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在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大众饮食习惯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近些年我国超重及肥胖人数一直呈继续呈增长的趋势。中国居民服务性消费增长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883元。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超重及肥胖人数将有2.26亿人,2025年中国超重及肥胖人数将突破2.65亿人。

聚焦至中国市场来看,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2020)》报告显示,有超过50%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因此,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体重控制成为迫切的临床需求。预计,2030年中国减肥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4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2.9%。财通证券研报预测,截至2019年,我国18岁以上超重及肥胖人口规模达到1.92亿人,预计2025年减肥药的合规市场有望超120亿元。

我国有超过50%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岁至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18岁以上居民肥胖率16.4%,超重率34.3%。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体重控制已成为迫切的临床需求。我国2.2亿肥胖人群基数下,庞大的受众群体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形成百亿蓝海减重市场,预计至2025年我国减肥药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0亿元。

中国减肥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肥胖人群的增加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市场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各大制药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减肥药产品,以期在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预计,2025年,我国减肥药的合规市场有望超过120亿元。目前已进入一年一度的减肥“旺季”,另外预测,全球减肥药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达到64亿美元,并将保持高速增长至2030年的115亿美元。

由中研网撰写的《2023-2028年减肥药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对中国减肥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外汇前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外汇前线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外汇前线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外汇前线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外汇前线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外汇前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外汇前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相关内容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Copyright @ 2001-2020 www.whq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外汇前线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