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生态日,来看“之江画卷”!
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湖州举办。随着“全国生态日”走入大众视野,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之江画卷”也再次博得世界眼球。
【资料图】
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八八战略”,部署实施生态省建设。18年前的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此后,浙江生态日、湖州生态日陆续设立,浙江省人大和湖州市人大积极推动设立全国性的生态日,如今成功落地。
△浙江湖州安吉余村。
20年来,浙江省上下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到“美丽浙江”,逐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率先迈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亦是浙江省各级政协履职重点,20年来,浙江省各级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各界别和各专门委员会踊跃提交生态相关提案,仅湖州市政协就有360件,经审查立案275件。随着浙江一项项生态向好的政策出台、一条条措施付诸实践,委员们履职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山水经”中呈现“美丽中国”盛景
2003年7月11日,“八八战略”提出第二天,浙江省委、省政府就召开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千万工程”成为生态省建设重要抓手、有效载体,广大农村成为推进绿色发展的主战场、突破口。
之江大地,奏响了激荡人心的“绿色变奏曲”。
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开化县金星村村口对当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说:“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将来通过‘山海协作’,空气也能卖钱。” 靠着“好空气”,村民在家门口开起农家乐和民宿,足不出村就有稳定收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品质生活。如今,走进开化县金星村,就如同走进了山水画卷。
行走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江南美景扑面而来。这片曾经的黑臭水体,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庭院”多措并举下,臭河浜变亲水地,联丰村成大花园。
因水质污染一度成为环境治理“老大难”的杭州萧山浦阳镇,通过重拳整治,绿水清波又重新回归。借着这股东风,镇里重金打造风情小镇,发展美丽经济。过去默默无闻的小村,如今成了“网红村”,引来众多游客。
如今说起丽水,不管去没去过,许多浙江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生态,是这座“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城市最靓丽的标签。8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造就了这里无可比拟的生态环境,也让“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名不虚传。
……
曾几何时,浙江,甚至难以寻觅“可游泳的河”,水脏了、山秃了,特别是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尤为突出。也正是浙江,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专项整治,建立城乡一体的风貌管控体制机制。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应是浙江乡村最亮眼标志。2014年,一场由浙江省政协组织的“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活动全面推开,连续4年,浙江省三级政协委员纷纷投身这场攻坚战,助力“五水共治”成为全国治水典范。
看着宁波北仑区二度荣获浙江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金鼎(2022年度),成为获评“大禹鼎”系列荣誉最多的区(县、市),区政协主席王建波特别感慨。对担任芦江大河区级河长的他来说,水环境持续改善,水生态全面优化,治水为民成效尤为重要,付出再多也值得。20年来,像王建波这样的委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中找准履职着力点,也在一次次的履职中凝聚起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共识。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厕所革命”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2018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小切口,大思谋。生态治理进行曲,绿色发展说明书,乡村振兴路线图,城乡统筹启示录。“千万工程”20年,打开一扇窗,让世界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千万工程’‘811’生态环保行动等为抓手,推动美丽浙江建设在理念、实践、制度上发生一系列新变革,成功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委书记、厅长郎文荣说,今年,第五轮“811”生态环保行动已经启动,将一以贯之突破生态领域重点难点问题。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 厚植底色 擦亮本色 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在浙江,美丽浙江建设推进会是一年一度的“必备”会议。大会的具体名称年年不同,但都以美丽浙江建设推进为主题,2018年的深化“千万工程”、2019年的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2021年的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去年召开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从会议名称就能精准定位每年的热点。
除了这场“美丽”大会外,每年的省“两会”期间还有一场“关注森林”的绿色会议,森林是“天蓝”的守护者、“地绿”的担当者、“水清”的守护者、“宜居”的营造者。
2023年是浙江省关注森林活动工作开展16周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关注森林活动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化活动,为改善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全省的各级政协主席均为关注森林组委会主任,他们不但参会,更运用政协优势助力助推。“关注森林”活动融入建设美丽浙江新实践。
绿色发展、生态产业毕竟只是概念,想要落地,还有众多深层次的问题待破解。保护修复生态,促进“两山”转化,离不开改革创新。作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浙江,以创新改革争做生态制度先行示范,在生态价值转化、环境要素市场化交易、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已形成许多全国首创的制度成果。比如,在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方面,2020年,浙江出台实施全国首部省级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标准。“这两年,我们将核算结果应用市县综合考核、干部离任审计、绿色财政奖补等领域,引导各地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说。
在丽水,好的生态环境是可以变现的。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市,2019年1月,丽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引导发展思路的转变日渐清晰。对此,市政协也深刻认识到为探索“两山”理念实践经验和样本提供智慧力量,政协大有可为。市政协着眼于国家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双向贯通,先后督办了“推进生态农产品价值转化”等重点提案,组织开展了“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程度分析”“加快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等17场协商议政活动,撰写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等调研报告。市政协提出的完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协商议政的成果建议得到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落实,撰写的调研报告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上作典型发言……目前。丽水率先试行与GEP挂钩的绿色财政奖补机制,省财政近3年累计奖补1.4亿元,助力当地“点绿成金”。
浙江省西部衢州建设碳账户,摸清“碳家底”。应用数字技术,动态核算纪录企业或个人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排量,自动生成碳评价,精准绘出“碳画像”。“双碳”十大行动牵头部门均上线了碳账户应用核心业务。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解决衢州发展内在深层次矛盾的重大契机,依托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与省发改委共同建设碳账户监测核算及其应用体系,创新碳账户金融、用能预算化管理、减碳降本协同增效、碳普惠助力共富等模式和机制。
在跨域环保合作方面,浙江从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新安江流域起步,推开跨区流域及森林、湿地等不同种类的生态补偿机制。“今年6月,浙皖两地启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在水质共保之外加入人才、产业等合作,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淳安县委书记杨建根说。
去年浙江出台《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专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章,在全国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作出规定,对前期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总结提炼。
△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交汇之处。
20年,浙江早就换了模样。在浙江,乡村旅游风生水起。这一产业的全面开花,带来的不仅是人气与效益,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乡村成了城市的后花园,城市成了乡村的CBD。
8月8日上午,浙江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接连部署两件大事。一是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浙江建设推进会,这个由省委省政府举办的高规格大会,主要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精神,部署新形势下的新任务。二是发布《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决定》,这份刚刚由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决定,从法治角度为生态文明事业定下新坐标。
“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挑战,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保卫战,通过高水平保护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发布会上,郎文荣表示。6项重大任务中,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占据两项,减碳目标被放在重要位置。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如今的浙江,只此青绿最动人。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08月15日 第01版)记者:鲍蔓华新媒体编辑:黄喆审核:周佳佳